關于征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專家的通知
賽執委函〔2023〕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國家級行指委、教指委、行業學(協)會:
為進一步提升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以下簡稱“大賽”)辦賽質量,做好專家管理工作,決定面向社會征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工作專家?,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遵守大賽制度,服從大賽執委會的安排,承擔以下任務:5.賽項裁判培訓、技術說明和咨詢答疑(不影響或干擾裁判獨立履行職責)。8.賽項宣傳方案設計、競賽資源開發與成果轉化方案設計與驗收。9.接受大賽執委會、賽項執委會的領導,完成交辦的其他工作。1.遵守國家憲法和法律法規,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公正誠信、廉潔自律的職業道德,嚴守競賽紀律,堅持原則,作風正派;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團隊合作精神,愿意參加大賽工作。2.在賽項相關專業領域有較高的學術造詣或技術技能水平和嚴謹的科學精神,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或高級技師職業資格,或具有本職業高級考評員資格,得到行業普遍認同;擔任組長的應在全國相關專業領域有一定的權威性和知名度,原則上應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3.從事賽項所涉及的專業(職業)工作5年及以上,熟悉本賽項對應的技術標準和專業教學標準,熟悉職業教育和競賽工作,熟悉本職業(工種)技能競賽規則,在競賽項目策劃、技術平臺開發、命題和評價、執裁等方面具有較豐富的經驗;身體健康,原則上須在職且年齡在65周歲以下(兩院院士年齡不限)。4.工作須得到所在單位支持,時間和精力有保障,能夠按大賽執委會要求全程參與并勝任專家工作;具有省級或以上職業技能競賽專家或裁判經歷,擔任過專家或裁判兩次以上者優先選用。具有賽項相關專業(職業)系統、扎實的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具有水平突出的研究成果和學術造詣,可以在封閉環境下承擔賽項規程、賽題的設計和評審工作,熟悉相關行業或領域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及國內外發展動態。專家應至少具備以下條件之二:1.獲省級及以上獎勵的科研或教學成果的主要完成人。4.參加賽項相關專業(學科)教育教學類競賽獲省級一等獎或國家級三等獎以上獎勵,或指導學生在賽項相關專業(學科)競賽或綜合性競賽中獲省級一等獎或國家級三等獎以上獎勵。7.科技成果轉化實績突出,取得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獲得過省級及以上科研成果推廣表彰。8.作為第一起草人,負責賽項相關專業(職業)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并負責其中主要技術內容的撰稿或實驗(訓)驗證工作,且該標準在相應范圍內得到實施應用。9.承擔過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0.擔任雙高專業負責人或牽頭開展省級專業綜合評價(專業認證)。1.專家所在單位按照《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設賽指南(2023-2027年)》(附件1)所列設賽方向組織征集,收集填寫完整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專家推薦信息表》(附件2),加蓋單位公章,并上報至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國家級行指委、教指委、行業學(協)會(以下簡稱“推薦單位”)。專家所在單位須收集專家近三年的教科研成果和獲獎佐證材料電子版并留存,以待抽取核查。2.專家推薦工作須遵循唯一性原則,不得通過多個推薦單位報名,一經發現,取消推薦資格。3.推薦單位負責對專家信息進行初審、匯總并提交至大賽執委會。4.大賽執委會對專家信息進行復審,并報大賽組委會秘書處批準。1.推薦單位推薦的同一設賽方向的專家數量原則上不超過20人。3.大賽組委會、大賽執委會和推薦單位對專家信息嚴格保密,未經允許,嚴禁任何人泄露和使用專家信息。推薦單位將初審后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專家信息匯總表》(空白表見附件3)電子版于2023年4月10日前上報至大賽執委會郵箱:dszj@chinaskills-jsw.org,同時將《全國職業院校專家推薦信息表》加蓋公章于2023年4月10日前(以郵寄日期為準)寄送至大賽執委會辦公室。郵寄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惠新東街4號富盛大廈1座16層大賽執委會辦公室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執行委員會
(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代章)
2023年3月31日